“甘肃是块文化宝地,文物极有特色,我几乎走遍了甘肃所有的县,不论是河西走廊还是在陇南、陇东等地,每到一个地方都感到很神奇。我是山西人,但大半生都生活工作在甘肃,我非常热爱这里。”李永平说。
李永平出生在山西新绛县,祖辈是文人,父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。出生在耕读之家的他从小记忆力就非常好,上学后更是对历史、地理极其着迷,这也是他大学选择历史系,毕业后又留在甘肃省博物馆工作的原因。李永平告诉记者:“小时候奶奶和父亲都喜欢蒲剧,我是家里老小,家人对我很疼爱,经常给我讲蒲剧里的故事。年龄大一点之后,受到哥哥、姐姐读小说的影响,到小学三四年级时我已经是个小说迷了,如《林海雪原》、《水浒传》、《三国演义》等小说更是看过多遍。此外,我还爱读《毛主席诗词》,因为记忆力好在小学时就已经能背下大部分。对历史发生兴趣是在中学,那时我的历史、地理成绩名列前茅,要知道历史要记住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、过程,而地理除了要记住基础知识外,还需要有空间感,这些对人的记忆力要求很高,而记忆力好正是我的特长。如今在我的文物简牍研究中,历史地理也是重要的关注点。”
兰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后,李永平没有回到家乡,而是选择留在了甘肃省博物馆工作。博物馆工作繁而杂,但李永平在几任领导及省内外同行及专家的帮助下,依靠自己的坚持和执着,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李永平告诉记者:“大学毕业进入甘肃省博物馆工作时,我主要从事库房管理、展览、文物普查、信息化等工作。记得刚到博物馆时对甘肃的文物还比较陌生,没法将学到的知识与工作很快结合起来,当时省博馆长初世宾和馆里的老专家们给了我极大地帮助和鼓励,让我一步步适应并喜欢上了我的工作。这些工作让我积累了很多的经验,也对甘肃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,对出土文献、文物及‘红色’文物等都有一些研究。此外,我还担任中国博物馆协会——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一职,参与策划举办了‘丝绸之路大西北遗珍展’、‘茶马古道文物联展’等一系列展览。”
李永平在省博的工作非常杂,这也让他成为了文博界里的一位“杂家”。谈起他的工作,李永平说:“出土文献我主要研究的是汉和魏晋时期,如临泽出土的西晋时期简册的研究,这是一个临泽县廷决断官司的文书,通过研究对西晋时期的土地制度、家庭关系、当时的乡里制度等等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。高台出土的魏晋时期的帛书,我认为在历史学、哲学、文学上等有重要价值。在出土文物的研究中,我重视的是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,如1988年靖远出土的西式的浮雕神祇和葡萄枝蔓的鎏金银盘,这个银盘在西方都没有,但在我们甘肃出土了,意义重大。为此我还对西北出土的与西方神话有关的一些文物进行了研究,之后我撰写了《丝绸之路上的西方神祇》一文。此外,因为我曾长期管理红色文物的库房,接触了第一手的资料,而且还承担了国家文物局这方面的课题,因此对红色文物有研究,如红军长征文献,陕甘宁边区的教材、党章、标语等等。这些文物都是省博在上世纪50年代征集来的,现在很多外地博物馆搞展览都到我们博物馆里借展品。但这些文物还有待深入研究,我也一直在关注这方面,今后有条件还是可以继续开展的。”
文物,在很多人眼中是“死物”,但李永平认为必须要让文物“活起来”,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文物的价值。在谈到文物价值时,李永平告诉记者:“文物的价值首先体现的是历史价值,它是古代历史文化的承载物。其次是艺术价值,一些文物本身就是艺术品,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,对现代人来说看文物也是美的享受。第三是科学价值,文物本身就是当时科学技术的沉淀,如宋瓷、铜奔马等都是那个时代的符号。第四是社会价值,文物对社会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,通过展览,唤起人们对祖国文化的热爱。此外,文物还有经济价值,现在文物对经济发展的助推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,但已经有所呈现,如出国展览等,文物的经济价值会越来越显著。”
甘肃对于李永平来说是一片开展文博事业的热土,更给他提供了一个研究和展示的平台。他告诉记者:“对我而言,甘肃是一块文物宝地,从地理位置说,甘肃古代处在农耕和畜牧业的交汇地带,是丝绸之路的黄金段,出土的汉和魏晋时期的文物文献在国内影响都非常大,在全国一枝独秀。而且,从我们办的展览中可以看到,展出的文物与其他地方同时期的文物有不同处,体现出了丝绸之路多民族的特色和边塞特色。甘肃地域广袤气候差异性显著,使得文物在自然条件下得到了保护,这就给了我们发掘和研究的平台,让我们可以收获更多第一手的资料来进行研究。要知道,文物需要研究,对馆藏文物的研究,也能让我们的展览更加有内涵,更吸引人。对文物深入的研究,更能让文物‘活’起来,这样一来人们在参观文物时,就能够更加了解文物的故事,了解当地的历史,逐渐对祖国文化产生热爱,树立文化自信。”
常年的文博工作,让李永平对国内各地博物馆的发展都有所了解,在采访最后他向记者提出了一个倡议,他说:“兰州是甘肃的省会城市,拥有400多万人口,大型博物馆仅有甘肃省博物馆一家,现在的市博场地规模显得窄小局促,与城市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急速增长不相称。因此,我呼吁兰州市建一个规模较大的博物馆,来作为兰州的一个宣传窗口、文化窗口,来向人们展示兰州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当代文化,更能活跃市民的业余生活,适应旅游业的迅猛发展,促进经济社会发展。因此,兰州市建个有一定承载力和较大规模的博物馆已经十分迫切。”
兰州日报记者 孔德胜
李永平
1965年出生,山西新绛县人。198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,现为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,甘肃省历史学会理事,甘肃敦煌学会理事,中国博物馆协会“丝绸之路”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。西北五省区博物馆联合主办的《丝绸之路——大西北遗珍展》、西部八省区联合举办的《茶马古道——西南丝绸之路文物展》、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的《甘肃考古新发现展》以及甘肃省博物馆承办的《光辉的里程——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》大纲执笔人之一。从事的研究工作以甘肃出土汉代——魏晋简牍帛书文献、甘肃古代历史文物(秦汉——隋唐时期与丝绸之路相关文物)为主,兼及博物馆学、近现代文物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13年立项课题《甘肃新出土魏晋十六国文献研究》、国家文物局2002年度课题《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》,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图录组课题《甘肃清代历史文物、遗址、建筑图录》课题负责人之一。发表了《肃南大长岭唐墓及相关问题研究》、《大堡子山秦公墓出土青铜器》、《丝绸之路上的西方神祇》等数十余篇论文。